健康教育健康教育
换季养生|长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春季已过大半,夏季的脚步越来越近,换季的时候也是长者们容易生病的时候。因此,很多爷爷奶奶开始服用各种保健品,也因此花了不少钱。 燕麦降血糖:很多长者的胆固醇和血脂都是超标的,而燕麦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燕麦纤维,是其他谷物中没有的,这种纤维特别容易被人体吸收,可以起到保护心脏,减低血压和血糖的作用。 银耳能润肺:银耳既是滋补佳品,还可以润肺,但与此同时它的粘性较大,使人体的痰不容易咳出。如果是单纯无痰咳嗽,用银耳润肺效果自然不错,若是有痰,则不适宜用银耳了。 山楂降血脂:山楂的降血脂作用十分明显,尤其是它能抑制胆固醇合成酶,降低胆固醇,从而减少高胆固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,预防心、脑、肾等脏器病变发生。 |
你用对胰岛素了吗? 大家或许对胰岛素并不陌生,但是对胰岛素的使用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误区,今天就来说说胰岛素。 1、什么样的糖尿病适合打胰岛素?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主要适用于I型糖尿病和药物控制不理想的II型糖尿病,一般II糖能够使用药物控制的,最好还是服药治疗和饮食生活调养。 2、胰岛素每天都要打吗? 糖尿病治疗都是从饮食控制加运动和口服药开始,如果病情加重,口服药失效,就要在晚上加一针基础胰岛素,如果能把血糖控制住,就维持这种方案;如果控制不住,还要加餐时胰岛素,哪顿饭后的血糖高,就在哪顿饭前加。 3、胰岛素治疗的误区 对于胰岛素治疗,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摒弃3个错误认识:一是怕“上瘾”,事实上胰岛素是身体必需的,身体内缺乏了才需要补充;二是打胰岛素不监测血糖,而治疗不监测血糖就好比盲人赶路;三是认为用上胰岛素就可以不控制饮食了,这样的后果是血糖失控且体重增加。 |
4、打胰岛素为何还要吃药? II型糖友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,单用胰岛素效果可能较差,联用胰岛素增敏剂可事半功倍; 目前使用的预混胰岛素不能满足所有糖友血糖变化的需求,常常需要在某些时间点联用口服降糖药,以使全天血糖平稳达标; 部分长期、大剂量使用胰岛素的糖友可能会体重持续增加,继而胰岛素需求量进一步加大,造成恶性循环,这时若及时联用减轻体重或不增体重的降糖药,可降低胰岛素用量、避免增重; 有的糖友因为血糖波动幅度大,需要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,非常痛苦,依从性也不好,若换成长效胰岛素联合使用口服降糖药,则可明显减少每日注射次数,使病人更乐于接受和坚持治疗; 某些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糖友可能出现血糖波动较大情况,此时联合使用阿卡波糖片可起到“削峰去谷”的作用,更容易平稳控糖; 某些病史较长的糖友,胰岛β细胞功能较差,分泌胰岛素量显着减少,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相对增多,控制血糖非常困难,此时联用DPP-4抑制剂可辅助抑制胰高糖素分泌,血糖控制更佳。 5、保持适量运动 运动会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,运动可适当降低胰岛素剂量。但是专家表示,高强度运动之后血糖水平更高,反而会需要更多的胰岛素。 6、注意饮食 进食不会改变胰岛素进入血液的速度,但是的确会影响到总体血糖水平。多脂食物吸收速度慢,胰岛素可能在食物消化之前就开始耗尽。白米饭和白面包之类的高升糖指数食物消化吸收速度更快,更快影响到血糖水平。糖尿病人除了一日三餐必须正常进食之外,还应该在两餐之间适当增加零食。 7、避免脱水 饮水量不足,体内缺水时,血流不容易流到皮肤部位,胰岛素就不会被快速吸收。脱水还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以及暂时性胰岛素抵抗。 8、减压 专家表示,心理压力会直接导致血糖升高,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降低,胰岛素利用不充分。这时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胰岛素。
|